当前位置:首页 > 内地明星 > 正文内容

陈州和她老婆照片 淮阳乡土故事

杯中娱乐2022-11-14 01:32:56内地明星1439

淮阳一带有这样的民俗:谁要说谁是四十五岁,就是骂人。人的年龄本来是过一年增一岁,没有什么“骂年”。淮阳一带百姓,为什么把四十五岁叫作“骂年”呢?说起这“骂年”,还得从包公说起。

相传,宋仁宗年间,陈州连年干旱,几乎颗粒不收,饿死的人无法计算。不少人活不下去,就结伙造反。宋仁宗为了平怨,钦命西宫娘娘的兄长庞玉去陈州放粮,以安民心。

庞玉到陈州以后,本该开仓放粮,但这庞玉是个黑心官他哄抬米价不说,又往米里掺砂,惹得陈州百姓怨声载道,状纸像雪片一样飞往朝廷。宋仁宗很恼火,又派包公到陈州察赈放粮。

包公为官清正,刚直不阿,铁面无私。他去陈州察赈,这可吓坏了西宫娘娘。她怕庞玉事发,派人连夜赶往陈州通风报信,千方百计不要放包公进陈州。

包公一行赶到陈州北二十五里安子岭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包公找了个客店住下安歇,准备第二天早上起程,一早赶到陈州。

在客店里,包公想到皇上的命令,又想到在陈州的国舅庞玉,觉得事很扎手,盘算着如何处置,直到三更天还在看公文和状纸。

忽然间,一样儿东西“啪”地一下砸在他脑门上。他抬起一看,是个纸蛋儿。包公展开,见纸条上写着,“庞贼派了刺客,包大人谨防。”包公看罢,心里明白了八九,可又似信非信。

淮阳乡土故事:包公下陈州

恰在这当儿,王朝领着一个探马进了门。这探马是天官寇准派来给包公送信的。原来包公奉旨进京的时候,西宫拦道,包公打了銮驾,太师庞吉和西宫娘娘密派人给庞玉送信,要杀害包公。一个纸蛋儿,一封密信,包公明白了。

第二天,太阳还没露脸,包公走小路已来到陈州北关。远远望去,城周围尽是湖水,城门紧闭,城堡上灯笼火把一片明。包公心想:看来庞玉防御很严,进陈州很不容易。他一边想,一边来到一座土地庙里歇脚。

过了一顿饭工夫,天才露明。包公举目一看,满目凄凉。庙旁湖畔,尸体横七竖八。晨风吹来,一阵恶臭!恶狗狂叫者争尸,黑压压的乌鸦吃饱以后抖着翅膀,哇哇叫着飞过头顶。因长时间没下雨,田里裂了寸把宽的旱缝,庄稼一片焦黄。看到这惨景,包公不由得剑眉竖起。

包公正打算向城门走,马汉急忙对包公说道:“包大人,土地爷身边有个会动弹的麻袋!”

包公三步并作两步走近土地爷,果然见那麻袋不断地动弹。包公急命马汉打开,麻袋里装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姑娘。这姑娘被反绑着双手,嘴里塞着一块破布,横眉竖目地乱踢。包公为她掏出破布,松了绳,那姑娘不但不说感谢,反而忽地站起,指着包公的鼻子骂道:“ 畜牲!狗官!你们都不是人,是吃人的虎狼!伤天害理,打死了我爹爹,还想怎么样!”

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见她误骂包公,哪里允许?举刀威胁。包公连忙摆手制止,心平气和地说道:“好姑娘,你骂得好!”

那姑娘原以为这班人是庞玉的人马,骂了定遭到一顿毒打。可这官儿心平气和,没有一点儿怒色。她瞪圆了眼睛,怀疑地问:“你是……”

王朝说:“这是包大人!”

那姑娘听说是包大人,立时双膝跪倒,边磕头边哭着:“啊,青天啊,我有罪,我不该骂大人……包大人,请包大人为民女作主啊!”

包公亲手把姑娘扶起来,对姑娘说:“你不要悲伤,有苦有冤,慢慢说,我会为你作主的。”

淮阳乡土故事:包公下陈州

原来,姑娘是陈州南关人,名叫张桂英,母亲早死,只剩下父女俩靠卖烧饼艰难度日。攒了点碎银,张老汉到城里粮店买米,不料米价一下涨了七成,这还不说,米里掺砂,用的还是不够斤两的八升斗。张老汉生性耿直,与粮官讲理,不料官官相护,被庞玉活活打死。张桂英含恨告状,知县说她诬告朝廷命官,苦打一顿后,装进麻袋,扔到土地庙里。包公听了,送给张桂英一锭白银,让她暂且躲避,待査清以后给她申冤报仇张桂英走后,包公想了好大一会儿,回头对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说:“你们随我出去转转,察看一番。看眼色行事,随机应变,没有我准许,不许多说一句话。”

王朝等四人点头称是。

包公脱去官服,抹去相帽,因相帽没地方放,就随手戴在土地爷头上。包公说:“土地爷,请你费心,保管好我的帽子。”

包公换了便服,王朝四人也一一换了装走出土地庙。句公刚走上大路,迎面“踏踏踏”飞奔来一头毛驴,后边一个妖里妖气的女人,大声喊道:“截住!截住!”

包公没下令,王朝谁也不敢多动。包公上前把驴捉住了.这时候,那女人赶来,接了驴缰绳,连句谢话也没有,牵起驴就走。包公打量着这女人的模样,猜着她的身份,心里忽然一亮,走上前,伸开双手拦住了驴头,问道:“请问大姐尊姓大名,要到哪里去?”

淮阳乡土故事:包公下陈州

那女人白了包公一眼,拿腔捏调地说:“哟,你这个黑老头,连我都不认识了吗?陈州人,谁不知我林秀英!告诉你吧,皇上命官庞玉心里烦闷儿,昨天捎信叫我陪他玩玩呢!玩玩,你懂吗?”

她说着,扭了扭腰肢,对着毛驴骂道:“该死的畜牲,真捣蛋,蹶子差点摔死了老娘。哎哟,我的腰哟……”

包公明白她是啥人了,于是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随即说道:“大姐,快上驴吧,老汉也进城,我给你招呼着毛驴。

毛驴又尬了个蹶子,林秀英怕摔,笑呵呵地说:“那敢情好!唉,只是近几天城门查得很严,别把你当成坏人抓了。

包公接过驴缰绳笑着说:“门丁要把大姐的人抓了,那才胆大包天哩!”

林秀英撇着嘴说:“哼!说的倒是,别看我林秀英头上没有乌纱帽,那些污吏见了我,就像见了他姑奶奶,哪个见我不点头哈腰,就连知县还怯我三分哩。”

淮阳乡土故事:包公下陈州

包公顺水推舟说:“当官儿不攀龙附凤,没门儿!别看我老头黑瘦,这官场世道,人情世事,还心清如水呢!”

林秀英见这老头儿很会说话,句句挠到痒处,就高高兴兴骑上驴,让包公牵着毛驴慢慢走。

走着走着,包公说:“大姐稍等,我弄个柳条赶驴。”

林秀英点头后,包公来到柳树下。等在那里的王朝低声对包公说:

“包大人,你身为朝廷命官,扮王八替妓女赶驴,难道不怕惹世人耻笑吗?这事儿还请大人三思!”

包公摇摇头,折了根柳条,悄声说:“耻笑什么?为了横扫黑心贪官嘛!”

包公走到毛驴旁,抓起缰绳,一路哼着小曲来到城门口。

城门紧关,有几个五大三粗的官兵把守着。骑在毛驴背上则林秀英瞥了他们一眼,骂骂咧咧地说道:“孩儿们,快给老娘开门!”

那些官兵见是林秀英,一个个点头哈腰,嘻皮笑脸,眼睛却盯住林秀英那俊俏的脸蛋。林秀英见不开城门,骂道:“怎么?聋了还是哑了?怎么不开门?”

一个守门官说:“林奶奶,你老进去没说的,这老头儿可不能进!”

林秀英拉长了脸,鼻子里哼了一声,骂道:“放狗屁!不叫牵驴的进去,你想叫老娘摔死不成!”

门官忙上前拱手解释说:“林奶奶息怒,庞大人再三吩咐,这几天城门要从严把守,不许外人出入。要是放进了老头儿,庞大人知道了,下官可担当不起呀!”

林秀英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为难事,她气呼呼地说,“什么外人?难道你姑奶奶是外人吗?用不着你担心,出事有我顶着闪开!”

守门官无法儿,只得放林秀英进城了。包公大声咳嗽一声用柳条狠抽了一下毛驴,大步走进城门,进陈州了。

包公进了陈州,察明了庞玉罪状,替田老汉申了冤,在青龙桥铡了国舅庞玉,开仓放粮。当他又回到城北关土地庙里取相帽的时候,却怎么也取不下来。包公说:“那好,土地爷呀,你要是喜欢这顶帽子,那就送你吧!”包公再取,依然取不下来。包公明白了,大笑道:“好好好,送你,送你!”

淮阳乡土故事:包公下陈州

从此以后,只有陈州的土地爷有戴相帽的民俗。

大抵因为包公下陈州的缘故,至今陈州还流传不少关于包公的传说:

“陈州人骂年说”。包公下陈州不顾耻辱,扮了王八,为陈州除了害,放赈救了陈州人,那年他正好是四十五岁,陈州人把包公的耻辱当成自已的耻辱,连自已都不说四十五岁,且把陈人说成陈民,所以,逢四十五岁,就说是四十六,或四十四岁,遂称四十五岁为“骂年”。

平粮台称“筛粮冢”说。说包公下陈州弄清了奸臣罪恶,铡了国舅,把放赈的米用筛子重新筛了,竟然筛出如山样的大堆砂子,堆成平粮冢。其实,那是老百姓对包公的赞词,赈米里哪里能筛出这么多的砂子呢?

“韩琪庙说”。包公下陈州回去时走了西路柳林,遇到一件麻烦事儿,就是秦香莲告状。秦香莲起初告状,吃了亏,在别人的帮助下逃出了京城,走到陈州柳林,被太师派的杀手韩琪追上。韩琪要杀秦香莲,秦氏母子跪求韩琪饶命,诉说了自已的冤情。韩琪大吃一惊,这位壮士不忍心秦氏母子做自已刀下冤鬼,又感到回京城没法跟太师交待,大喊一声,自杀身亡。陈州人为纪念正义的韩琪,在柳林为韩琪筑了庙宇祭祀。此庙十分壮观,直至20世纪60年代犹存,庙中有韩琪塑像,四周有壁画。

“苇叶包公手指甲印儿说”。包公下陈州,国舅防卫甚严,根本进不得城。包公很着急,第一次是从水中泅渡,从龙湖西北下水走向西北城墙燕窝,但是水太深,要不是王朝眼快,包公差点儿淹死。水太深,包公伸手抓住了苇叶,才免一死。后来,在龙湖西北燕窝附近的苇叶,都有包公的手指印儿。

另一说,是“大儿媳妇说”。包公对陈州很有感情,与陈州结为亲戚,他的大儿媳妇是齐老乡于集村于氏的女儿。后考古发掘包公墓发现,也证实了这一点。

另一说,“包公庙、四贤祠说”。据《陈州府志》、《淮阳县志》记载,在宋时陈州建有规模宏大的包公祠。并在陈州四贤祠里也有包公塑像,就可见包公在陈州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淮阳乡土故事:包公下陈州

声明:本文由风闻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fw5.com/article/8023.html

标签: 陈州

相关文章

陈州一家四口照片 诤苏23 逃京笼欢呼雀跃

陈州一家四口照片 诤苏23 逃京笼欢呼雀跃

诤苏23 逃京笼欢呼雀跃 大小苏陈州聚首熙宁四年七月,大苏一家四口,即与闰之夫人、长子苏迈(13岁)、次子苏迨(1岁)乘舟而去。苏轼先要去陈州(今河南淮阳)去问候老恩师张方平,顺道与在当地做官的弟弟苏辙小聚。舟行江上,望见飞鸟与游鱼,滔滔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