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韩明星 > 正文内容

河南省肿瘤李印离职 食管癌功能外科应运而生 加速康复外科“外衣”下

燕莎娱乐圈2022-11-12 11:34:57日韩明星853

近年来,食管癌的治疗模式选择成为肿瘤领域的热门话题。术前的新辅助治疗共识是怎么样的?如何选择辅助治疗或免疫治疗?在新辅助放化疗+手术CROSS/5010、新辅助化疗+手术MRCOEO2/FFCD9901等多种治疗模式中,哪种更适合患者?这些问题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

在2020第九届国际胸部肿瘤西子论坛上,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印教授接受健康界的专访,他强调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手段,外科手术都是可切除食管癌基础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丨真正“免管免禁”的“李氏吻合”

食管癌是一种原发于食管的恶性肿瘤,也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从全球范围来讲,食管癌是我国的“特色”疾病,我国食管癌的发患者数、死亡人数都占据全球的一半以上,应加以重视。

作为最根本的治疗食管癌的手段,食管癌外科手术相当复杂,涉及到从颈部到胸腔到腹腔的众多器官,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多,手术风险高。

仅靠外科单一的技术手段,很难解决食管癌手术及术后出现的所有问题,因此李印在我国率先提出了食管癌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外科及麻醉、心理等学科交叉融合,相互配合,作用于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能够使患者得到最好的康复,同时节省医疗资源。

在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之下,外科本身也要尽量减少患者出血、保护患者组织器官、降低关键并发症发生率。其中最困扰外科医生的并发症就是吻合口瘘。

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结合前人经验,李印团队提出了改进食管癌手术吻合方法、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创新技术——“李氏吻合”。“李氏吻合”降低了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保障患者术后第一天就可以正常经口进食,真正实现了“免管免禁”。与目前食管癌术后禁食7~10天的现状相比,这无疑是一个极大地进步,也给予了包括李印在内的中国食管癌外科医生更大的信心。

当然,李印也指出,吻合技术改进是关键,这固然重要,但手术的成功依然离不开其他学科的辅助。食管癌的外科手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加速外科康复理念在食管癌外科治疗中也有着巨大的作用。

丨食管癌外科未来的曙光——功能外科

在国际食管癌手术治疗中,日本的食管癌单纯手术治疗后五年生存率可达到52%,结合同步的放化疗可将生存率提高至61%,这是值得学习的。

东西方食管癌手术后五年生存率对比

李印团队通过前期的临床研究结果也发现,近年来经过食管癌外科的发展,我国患者的生存率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实施了新辅助放化疗+手术、以及单纯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3年生存率都达到了75%以上。

通过专家们的技术创新和探索,在食管癌外科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后,可以看到我国食管癌围手术期并发症已经大大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基于特有的手术根治性技术和理念,食管癌术后的生存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近期的食管癌患者的痛苦解决了,术后的远期生活质量就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李印强调,作为外科医生要尽量做到让患者不仅活得长,而且活得好。

在这样的信念基础上,李印提出了继微创外科、加速康复外科之后,“食管癌功能外科”将是未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丨功能外科重在“功能”

什么是“食管癌功能外科”?在确保肿瘤根治性切除的原则基础上,最大限度保留功能性器官和组织及其近远期生理功能。

李印指出食管癌术后存在三大难题。

“吃”——吃是民之本。经过十年的探索,李印团队通过“李氏吻合”已经成功解决的食管癌患者术后长时间禁食而无法进食的问题。

而“咳”(刺激性咳嗽)、“拉”(长期腹泻)仍然是当前食管癌术后没有解决了两个难题,李印指出在未来功能外科更进一步发展或能解决这些遗留难题。

在早期原先的外科手术中,因为技术限制,外科医生们不得不做出妥协,将食管癌患者的胃、食管、迷走神经都一股脑地切除。现在有了腔镜技术,有了机器人辅助技术,李印建议根据患者的癌症分期适当地进行保留胃、迷走神经及食管的手术。

根据食管癌分期选择保留的器官

迷走神经是我们人体内唯一连接支配中枢到腹腔脏器消化系统的内脏神经,对食管癌患者心肺功能和消化系统的调节、对食管癌围手术期和远期生活质量影响至关重要。

迷走神经的切除可能与食管癌患者术后长期咳嗽、腹胀、腹泻、胃排空延时、胆汁淤积、食欲减退、消化吸收功能减退等症状都存在关系,但如何保留迷走神经,保护迷走神经功能,迷走神经损伤或切断后如何修复,这些重要的临床问题目前都没有答案。

因此,李印强调探索食管癌手术中迷走神经的保留、保护、修复等无疑将创新“食管癌功能外科”的先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自1982年Akiyama提出保留迷走神经的理念以来,一些科学家们接受了这个理念,做了一些研究,改进了食管癌的外科手术方式。尽管研究较少,仅有的这些试验都表明了迷走神经的保留在食管癌患者术后的重要意义。

李印教授:加速康复外科“外衣”下,食管癌功能外科应运而生

食管癌手术保留迷走神经后患者结局明显改善

因此微创和加速康复外科时代应该赋予保留迷走神经更新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李印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食管癌手术中迷走神经的保留,到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也更进一步促进了我国食管外科向功能外科的迈步。

医学家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带来可喜的回报。我国食管癌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但这也帮助我国包括李印在内的胸外科医生在食管外科方面积累了远超于欧美国家、甚至日本和韩国的技术和经验。李印指导到,中国当代的年轻医生一定要沉下心来,用时间来学习、摸索、沉淀,才能触摸到食管外科的本质,让患者少受痛苦、少走弯路,做一名真正的医生,为中国食管外科发展共享力量。

专家简介

李印教授:加速康复外科“外衣”下,食管癌功能外科应运而生

李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博士生研究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英国皇家外科学院院士、食管癌微创外科国家高级培训项目首席专家;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食管疾病学组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食管外科专家委员会主席;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食管癌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外科分会食管癌学组组长;

大中华胸腔镜发展及推动委员会培训专家;

全国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考评委员会胸外科分会常务理事;

卫生部胸外科医师定期考核编委会委员;

国际肺癌研究会(IASLC)会员,国际胸腺瘤协作组委员(ITMIG),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会员(ESTS),国际食管疾病协会会员

声明:本文由风闻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fw5.com/article/7479.html

标签: 李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