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地明星 > 正文内容

关灵凤吴碧波恩怨 半生不忘师父教诲 根扎河南守卫陈派阵地

小杨话娱乐2022-11-12 09:09:06内地明星1582

纪念豫剧表演艺术家吴碧波逝世五周年

建国以后我收的第一个徒弟是吴碧波,1949年在郑州行的拜师大礼。“碧波”是我给她起的名。她以后的几个师妹,如开封的张雪波和李静波、郑州的马清波、宝鸡的郑秋波等,都是随的她这个“波”字的。

——陈素真

“赵门”清俊,陈派高足

30年代的开封,当时的豫剧界流传着两句话,说的是:“进了开封不用问,不是杨门是赵门。”这就是说,凡是到开封学戏的,不是入杨门,就是入赵门。“杨”,指的是外号“大洋马”的杨金玉,“赵”指的就是赵清和。赵清和是何许人也?他是在豫剧历史上具有先驱意义的老艺术家和戏曲教育家。也是河南省会在开封时的第一个国营剧团——工人剧院的主要肇始者。桑振君、吴碧波、宋桂玲、侯秀真等豫剧名家均出自其门下。

1956年前的开封,是河南政治、经济文化重地,也是中原戏曲的中心地。吴碧波少经苦难,生于斯长于斯,在祥符调、中州韵的氛围中长大,又经在赵清和师傅门下的学习,可谓师出名门、根正苗红。十五岁正式演出《香囊记》《三上关》《刀劈杨藩》等。又陆续排演了樊戏《凌云志》《女贞花》《柳绿云》等,被返汴演出的陈素真偶然发现,颇为欣赏。从此得以亲聆陈师教诲,畅游陈派艺术之海。

1949年拜师后,在恩师的口传心授下,排演了陈派优秀剧目《三上轿》《叶含嫣》《春秋配》《霄壤恨》等。师严徒更敬,大好年华的吴碧波进步很快,数年时光磨炼便打下了深厚的陈派根基,为她日后进一步继承和发展陈派奠定了基础。

固扎郑州,坚守陈派艺术阵地

1956年,河南省会已经从开封转移到郑州,早前加入河南省歌剧团的吴碧波随团接受编制安排,成为河南豫剧院二团的一名主要演员。对吴碧波来说,这次调动给她的艺术带来了为广阔的空间。但对于吴碧波来说,此时的她肩膀上还承担着振兴陈派、为陈派固守阵地的任务。

彼时,恩师陈素真在兰州颠沛数年,因不折傲骨被当地官员恶意陷害,遭遇着人生和艺术的双重不公。应邀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后,北上成为河北豫剧团的领衔主演,其后被打成“右派”,又是数年难度的关隘。恩师远走、饱经沧桑,在省会郑州这块土地上,吴碧波成为责无旁贷的传承人。

在未来数十年光景中,她与半生坚守开封的关灵凤一起,成为陈派艺术在河南的主要传承者和践行者。也正是这样的坚守,使陈派艺术虽然宗师不在河南,但依然在河南深深扎根,盘踞和发展着自己的艺术版图。

承上启下,陈派之光

从1956年荣获河南省首届观摩汇演一等奖到1979年参演豫剧电影《七品芝麻官》因饰演“诰命夫人”一角再次被人们深深记住。吴碧波的大半生,都在继承、传承与发展陈派艺术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前行。

她素有"小陈素真"之美誉,技术全面、戏路宽,善用传统技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艺术手段刻画人物。她的唱腔,既有祥符调的醇厚韵味,又有豫西调的优美刚逸,热情奔放而俏丽委婉。她的表演泼辣明快、洒脱飘逸,既生动自然更细腻真实。她对祥符调和陈派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她对豫剧的革新与创造性发展,在她的代表剧目《穆桂英》《香囊记》《宇宙锋》《七品芝麻官》的演唱之中得到了完美的提现,从艺60余年来为豫剧陈派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小陈素真”吴碧波,半生不忘师父教诲,根扎河南守卫陈派阵地

我省著名戏曲评论家、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谭静波说:“吴碧波是优秀的正宗的陈派传人,在继承陈派豫剧的同时,还结合自己的唱腔对祥符调做出创新和拓展,尤其是对于豫剧的旦行艺术有创造性的发展,突破性地将正旦、彩旦、泼旦融为一体,生动地刻画了如周凤莲、诰命夫人等许多典型的人物形象。”

“小陈素真”吴碧波,半生不忘师父教诲,根扎河南守卫陈派阵地

更重要的,是她对豫剧陈派艺术阵地的坚守和壮大,承上启下之功绩,蔚然成林之风范,足可告慰恩师,令后人永远追念、学习!

追思先人,以勉后学。

声明:本文由风闻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fw5.com/article/7445.html

标签: 吴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