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地明星 > 正文内容

白玛多吉妻子照片 在大山的褶皱处造酒店

在于娱乐2022-11-10 19:53:15内地明星2020

松赞创始人白玛多吉:在大山的褶皱处造酒店

松赞南迦巴瓦山居

20 年前,当时还是央视纪录片编导的白玛多吉动手改造了自家老宅,创立松赞绿谷山居,这是松赞第一家“大山褶皱处”的酒店。2021 年,松赞南迦巴瓦山居开幕,位于海拔 3150 米、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深处的达林村。

松赞创立了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酒店选址不在人群聚集的地方,不在县城,甚至不在村镇所在地,而是在乡村。并且,白玛多吉想要做体验型的旅行线路,而不仅仅是一家精品酒店。他的目标很清晰,深入到藏地乡村,通过打造一个个秘境酒店,让大家对这个区域和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白玛多吉出生于迪庆松赞林寺脚下的克纳村,在他出生之前,这里是中甸县里最热闹的地方,到处是经常往来礼佛的人,白玛多吉就成长于这种集体化的半农半牧的环境中。

成年后,他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极力宣传自己的家乡,制作了多部反映藏地文化的专题片和纪录片,也参与了英国导演菲尔·阿格兰德(Phil Agland)的纪录片《云雾之后的中国》的拍摄。之后,白玛多吉又进入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担任纪录片摄影编导。这份工作令白玛多吉非常纠结,因为这意味着要远离家乡。而最终让他做出决定的,还是他心中最本真的愿望:成为一座文化桥梁,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家乡和藏族文化。

松赞创始人白玛多吉:在大山的褶皱处造酒店

松赞塔城山居

1998 年,白玛多吉去法国参加戛纳电视节,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到精品酒店(Boutique Hotel),体验到从未体验过的住宿形式。他感慨,原来,只要在这一间小小的建筑里,就能感受和体验到当地的文化,这无疑是纪实片之外保存并向世界展示本土文化的另一种可能。

在电视台工作时,白玛多吉拍摄的专题片吸引不少人来到藏地,而他们的话却让白玛多吉难以释怀,“你的家乡很美,但就是住得太糟糕了”。白玛多吉一心想着为家乡做点事情,而现在,做一间展现本土文化的小酒店,或许就是一个机会。

于是没过几年,白玛多吉就改造了自家老宅子,开启了松赞酒店的第一步。松赞绿谷山居建筑结构并未做太大改动,仅仅增加了客房的功能,这也使得绿谷山居有着如家一般的温馨感。除此之外,白玛多吉还将自己 90 年代初在拉萨八廓街、北京潘家园、琉璃厂淘到的藏族家具与物件放进酒店,使整个空间的呈现更加丰满完整。

松赞创始人白玛多吉:在大山的褶皱处造酒店

松赞梅里山居

白玛多吉对藏地精品酒店的想象还远不止于此,受到安缦酒店在不丹 Amankora 的启发,他认为安缦通过五家酒店完成如 Kora(转经)般的不丹全境环游,这种方式也可以应用在面积与不丹相仿的迪庆,得益于更加多样的自然景观条件,运用类似的方式来完整一个循环的旅行平台,一定会更加吸引人。尽管在“创业”的前七年松赞都只有绿谷山居一间酒店,但是白玛多吉将这个开始的尝试视作“投石问路”,松赞绝不仅是一间酒店。

2004 年,白玛多吉离开中央电视台,全身心投入松赞系列酒店的打造,并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依次建立了松赞香格里拉林卡、松赞奔子栏山居、松赞塔城山居、松赞梅里山居等几家酒店,从地理和文化意义上完成了这条“松赞香格里拉”环线。

在这条环线上,不仅有梅里雪山、白马雪山、松赞林寺这样的自然人文景观,松赞还通过加入黑陶制作、打酥油茶、揉制糍粑等活动让客人更深入地体验藏族的文化。

松赞的员工,几乎 95% 以上都是当地居民,由他们提供物产,或者带人骑马,体验当地原始的生活状态和民间习俗。就这样,通过一条线路,串联起大香格里拉区域的自然奇观、历史文化、村落生活和乡土民俗。

松赞创始人白玛多吉:在大山的褶皱处造酒店

雪后的松赞来古山居

到现在,松赞旗下总共有 12 家酒店与一座雪山帐篷营地。2015 年起,松赞酒店在西藏地区的布局也慢慢展开;六年时间过去,今年 3 月南迦巴瓦山居落成,松赞基本完成了藏东地区的布局。从横断山脉到喜马拉雅,多条旅行线路的完成串联起雪山、冰川、森林与大江大河。

以下是《出色WSJ.》与松赞集团创始人白玛多吉的对话:

《出色WSJ.》:距离第一家松赞绿谷山居开业已经过去 20 年了,精品酒店已经不再是一个新的概念,根据你的观察,国内的旅行和酒店行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白玛多吉:在松赞的最初几年,我们只有一家酒店,那其实就只能把自己定义成 Botique Hotel(精品酒店),但慢慢地通过第一家酒店的“投石问路”和后面的布局,我们发现做旅行线路这条路是可以走得通的。其实最早的时候,除了我们,也是没有人做这样的事情的,那时候国内流行的旅行方式更多是“观光型”的,而我们很确定要做的是“体验型”的旅行。而且过去大家可能不知道什么是“精品酒店”,但现在人们就并不陌生了,而且在这些精品酒店发展的过程中,整体的旅行基础设施也更加完善。

《出色WSJ.》:松赞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你的心态有什么变化?

白玛多吉:从最早做媒体到后面做松赞,我觉得我的“发心”是一致的。在做媒体的最初阶段,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希望能成为“文化的桥梁”,让人们对藏区、藏族有更多的了解,建立藏区与“内地”的更多沟通。现在我也依然会觉得藏文化在精神和心灵的领域有很好的东西,我希望把它带给更多人。但是这么多年过去,我自己对这些思想的理解也会有所变化。

松赞创始人白玛多吉:在大山的褶皱处造酒店

松赞香格里拉林卡

我从小生活在藏区的社区里,在这个环境里你就会相信生命是一个漫长的循环往复的过程,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是比较丰富的。不过随着慢慢地成长,上学到了一定程度,我觉得科学才是最真实不虚的东西。印象最深的是中学时候的化学实验课,老师把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再燃烧掉,这在当时对我的冲击非常大,打破了许多过去耳濡目染获得的认识。

到三十多岁以后,你会发现许多事情并不是科学就能完美解释的,于是又重新回到佛教的思想,会把内心作为“实验室”,不断建立证据,再去说服自己。佛家说到“梦幻泡影”,其实人生也是在梦境里,其最重要的运作规律是“因果关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寂天菩萨在他的《入菩萨行论》里说,世间的喜悦是来自希望他人快乐,痛苦是来自希望自己快乐。

所以说追寻快乐最直接的方式是给予快乐,这也就更让我觉得松赞是一个特别值得奉献的事业。同时,如果可以通过松赞这样的平台,通过深度的旅行让这样的思想被更多人理解实践、得到传统文化的“帮助”,就又是另一个层面上的意义。

《出色WSJ.》:这就像你始终强调的松赞不是“做酒店”。

白玛多吉:对,我当年想得很清楚,初心是什么,初心是有更多的人通过松赞的平台获得一些物超所值的价值。它不仅是一个好的精品酒店、一段舒适的旅行,而是一个好的启发,找到一个看待生命的不同角度。我觉得我是要扎扎实实地做出一件事情来,所以从最早开始我就确定,要做藏区最好的旅行,一定要把客人带到最美的、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地方,这些地方基础设施都很差,那我就通过一间间酒店把它建立起来。之后再用一体化的服务,来建立这种藏文化的“场域”,在此之后,品牌和商业模式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出色WSJ.》:在这些年里,随着经验的累积,松赞发展的侧重点有什么变化吗?

白玛多吉:松赞目前是有两个系列,林卡和山居,其中林卡的规模是比较大的。其实这么长时间过去,我们越来越清楚的是哪里可以做更大的规模,哪里一定要把规模限制住。一般来说,如果一间酒店房间少于 20 间,那运营起来成本就是很高的。许多客人会觉得我们定价很低,但我不想把松赞抬到更高的位置,像安缦那样推到象牙塔的塔尖上,因为现在的状态,才能和更广泛的人群去结缘。

所以只要是有可持续的基础,我们就会坚持把事情做下去,守住初心。到现在的话,酒店的基础已经有了,那我们就会更多地去丰富内容,不管是开发新的线路、新的在地体验或是产品,同时也在提升服务。

《出色WSJ.》:松赞如今有 12 家酒店,每一间都有着独特的选址,你是如何规划这种落位安排的?

白玛多吉:松赞的 Slogan 是“隐秘之门”,因为在藏地,如果没有松赞,许多地方是没有可达性的。我们说把酒店“布局在大山的褶皱中”,因为这些地方是最美的。现在走过这 20 年,最大的改变就是我们完善了基础设施,有了高端旅行的基础。所以现在来说,在新酒店选址的时候我会想到三件事,其一是我凭什么让我的客人到这个地方来,其二是我凭什么让我的客人住下来,第三点就是,这个地方需不需要松赞来带动发展,我能不能给这里带来经济上的盈利和新的发展。

松赞创始人白玛多吉:在大山的褶皱处造酒店

松赞波密山居

就前面两件事来说,肯定就是要找到风景最美的地方,就是过去我做媒体时会把摄像机架上去的位置,一个“大山大水”中的、具有强烈本地特征的“机位”。至于这个机位能不能实现,又会有其他条件的限制,比如我可能会去海拔 5000 米的地方拍一个镜头,但是客人未必能住得了这样高的海拔。但是得益于现在的条件,我可以在来古 4200 米海拔的酒店里供氧,让它的含氧量做到大约 2800 米左右,过去人们可能都不敢想象 3700-3800 米以上的酒店是什么样子,但是现在可以说我们的梅里、来古、波密、南迦巴瓦、巴松措,全部都是放摄影机的位置。

《出色WSJ.》:说到第三点带动当地,其实松赞这些年也给藏区当地带来了很多发展机会。

白玛多吉:是的,最基本的,我们现在有 700 多名员工,可能 95% 以上都来自本乡本土,这就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其次,每个酒店都会用到当地的物产和服务,所以许多村民也会成为我们的供应商。以来古山居为例,虽然目前只有 20 间房,但是村民仅通过为我们的客人提供骑马这一项服务,每年就能有大概 70 万的额外收入。第三就是我们一直会做一些助学的补贴,从 2005 年开始,我一直在我的家乡就是克纳村做这件事,给上中学到上大学的孩子一年 500-2000 块的补贴,一直这样坚持着。

现在我们做的最彻底的就是最新的南迦巴瓦。这是差不多在 2016 年的时候我们接下的一个政府帮助村民集体脱贫的项目,把原本计划 20 间房的小酒店改成了 35 间房的南迦巴瓦山居。我们承诺政府只要卖出一个房间,就拿出 200 元转移支付给村民;所以如果 35 间房满房的话,我们每天就能拿出 7000 元,到年底的话,村庄每户人家都能分到至少 5 万元。

我们现在在做更多这样的事情,比如在巴松措,我们会拿出 5% 的收入给到当地村庄,也融入到巩固脱贫成果、乡村振兴这样的大的战略中去。

松赞创始人白玛多吉:在大山的褶皱处造酒店

松赞酒店的员工大多来自本乡本土

《出色WSJ.》:这些年走过来,有遇到什么困难?

白玛多吉:其实走到现在最困难的是程序,尤其是从 2015 年开始在西藏的布局。第一步是规划程序,我们一般的国土利用规划只会做到县一级,到乡镇的极少;松赞是不可能开到县城、乡镇里去的,我们要找的是“大山的褶皱”,所以你想要去的地方,可能就是没有规划。

之后我们的选址还要避开基本农田和林地,通常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是不可能想的,只有试验区可以走程序来申请,但是这个过程就非常漫长,我们有一个项目的程序走了五年还没有下来。

《出色WSJ.》:现在国家和地方是不是有更多的政策支持?

白玛多吉:这个一直有,比如 2018-2019 年国家对民营企业、实体经济的帮助,疫情以来也有针对性的政策。尤其是现在云南省推出的半山酒店的扶持措施,松赞也是这个项目里比较大的承接者,这些都是很好的机会。比如在半山酒店的布局下,我们在怒江地区的项目就会更轻松,之前的话我们只在“两江”有酒店,明年就可以真正跨越三江;还有像我们一直想做的整个茶马古道,在半山酒店落地之前就有一些困难,但现在就可以去到普洱景迈山最远端的茶原地。

《出色WSJ.》:现在松赞已经打通了多条滇藏地区的旅行线路,你接下来的计划是怎样的?作为一个扎根于藏地的品牌,你有计划走出故土吗?

白玛多吉:我们是一定会走出藏区的。其实 2015 年我们做了丽江,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就是一个不属于藏文化区域的点,它是纳西族的;所以从相对近的时间线来看,从丽江到大理、普洱,还有怒江,我们可能会做 8 个酒店。与此同步的是我们会更多地开发旅行内容,香格里拉环线的体验将越来越多,客人的体验也会越来越丰富。更长远的话,比如新疆和西北,丝绸之路的产品我们也是有计划去完成的。

松赞创始人白玛多吉:在大山的褶皱处造酒店

声明:本文由风闻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fw5.com/article/6910.html

标签: 白玛多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