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虚拟人物 > 正文内容

归亚蕾的儿子 晚年和妻子回上海定居

娱乐营2022-11-08 14:11:54虚拟人物995

首位金马影帝自掏腰包力捧归亚蕾 晚年和妻子回上海定居

王引不仅是20世纪30、40年代著名的“银坛铁汉”,也是港台影坛上多次获奖的老将。从1930年起,至1978年退出影坛为止,48年来由他主演和编导的影片就有150多部。

【“银坛铁汉”】

王引(1911-1988)原名王春元,天津人,1911年6月25日出生。6岁时随父母到上海,肄业于上海同芳书院。

年轻时他曾学过武术,初入影坛就拍了一些武打片。第一次参加演出的是无声片《海上夺宝》(1930)。后来在史东山(1902-1955)建议下,改拍文艺片,王引的艺名也是史东山给他取的。

首位金马影帝自掏腰包力捧归亚蕾 晚年和妻子回上海定居

电影《中国海的怒潮》(1933)剧照,王引(左)和袁美云

1933年,王引主演的无声片《中国海的怒潮》描述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渔霸压迫剥削下的渔民在阿德(王引 饰演)兄弟带动下,联合渔民进行斗争的故事。

影片《逃亡》(1935)讲的是在抗日战争中,农民黄少英(王引 饰演)与妹妹小云(袁美云 饰演)等人逃亡到内地,与一群难民拿起各种“武器”奔赴抗日前线的故事。

首位金马影帝自掏腰包力捧归亚蕾 晚年和妻子回上海定居

电影《为国争光》(1933)剧照,王引(左)和黄耐霜

王引因主演不少热血沸腾、为了正义敢于向恶势力作斗争的勇敢青年角色,因而享有“银坛铁汉”之称。

而这之后,王引主演的文艺片有《化身姑娘》(1936)、《女少爷》(1938),而他自己这生最为满意的作品则是《雷雨》(1938)等。

王引与袁美云(1917-1999)合演了许多文艺片,他们于1938年结婚,生有一男一女,儿子王建随父亲姓、女儿袁小云随母亲姓。

首位金马影帝自掏腰包力捧归亚蕾 晚年和妻子回上海定居

王引拍摄于1938年

王引第一次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是《亡命之徒》(1939),或编或导的影片有《乡下大姑娘》(1940)、《断肠花》(1941)、《魂归离恨天》(1941)、《恨不相逢未嫁时》(1942)、《黑夜魅影》(1942)、《激流》(1943)、《水性杨花》(1943)、《京华旧梦》(即《北京人》1944)等。

1943年王引自组良友影片公司,拍了《间谍忠魂》(1948)、《九死一生》(1948)等片。当时,作为一个演员、导演,成立独立制片公司还为数不多。

首位金马影帝自掏腰包力捧归亚蕾 晚年和妻子回上海定居

电影《凯歌》(1935)剧照,王引(左)和李君磐

【多次获奖】

1947年,王引与家人来到香港,主演的电影有《海棠红》(1955)、《长巷》(1956)、《苦儿流浪记》(1960)、《后门》(1960)等。执导的影片有《红玫瑰》(1952)、《勾魂艳曲》(1952)——女主演李丽华,该片在第一届亚洲影展中获歌唱片特别奖。

王引自组的天南影片公司拍摄的《 热血儿女/铁蹄下》(1960),由他女儿袁小云主演。王引还到台湾拍了古装片《岳飞》(1960)等。

首位金马影帝自掏腰包力捧归亚蕾 晚年和妻子回上海定居

电影《 热血儿女/铁蹄下》(1960)宣传单正面

1962年10月,台湾行政院新闻局举办了电影金马奖。王引在香港邵氏公司出品的电影《手枪》(1961)中扮演一个忠厚老实的中年知识分子,因长期失业,妻子又身患重病,不得已以假手枪行劫,多次作案得手,乃成为职业劫犯。后来,由于良心的谴责,他原想再干最后一次就洗手停业。

但,这最后一次他竟失手落网,受到法律裁判。王引把一个贫困交加的中年知识分子在旧社会挣扎的心境,刻画得极为深刻。引起观众的同情与思索,王引因此而获得第1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

首位金马影帝自掏腰包力捧归亚蕾 晚年和妻子回上海定居

电影《手枪》(1961)剧照,王引(左)和陈厚

王引还在李翰祥(1926-1996)导演的古装片《缇萦》(1971)中饰演了西汉名医淳于意。此片曾获亚洲影展三项奖,第9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

1964年,王引在《京华春梦》(即《啼笑姻缘》)中饰关寿峰。关寿峰原为绿林好汉,后来洗手不干,带女儿秀姑从关东来到北京以行医江湖为生。

王引把性格硬朗、仗义救人的关寿峰刻画得栩栩如生,在第11届亚洲影展中获得最佳男配角奖。

首位金马影帝自掏腰包力捧归亚蕾 晚年和妻子回上海定居

王引在电影《缇萦》(1971)中的影像

在大型传记片《吴凤》(1962)中,王引主演清朝通事吴凤。影片在台湾公映时,引起轰动,并于1963年获金马奖的最佳社教特别奖。

在《后门》中,王引与胡蝶(1908-1989)合作扮演一对教授夫妇,因无子女,他们把爱心用在一个因父母离异而无人管教的女孩身上。

电影《后门》(1960)宣传照,王引(左)和胡蝶

首位金马影帝自掏腰包力捧归亚蕾 晚年和妻子回上海定居

电影《后门》(1960)剧照,王引

影片《后门》在香港首映获得成功以后,不久就被邵氏公司当成1960年的重点影片,拿到第7届亚洲电影节上放映,荣获了最佳影片金禾奖。

胡蝶也因此片获得了最佳女主角奖。这是胡蝶30多年的从影生涯中第一次得到国际电影界的肯定。

这部影片为胡蝶赢得了极大的声誉,并在她息影10年后为她赢来了事业上的第二个高峰。

首位金马影帝自掏腰包力捧归亚蕾 晚年和妻子回上海定居

电影《吾土吾民》(1975)剧照,王引和林凤娇

接着在以抗战为题材的影片《吾土吾民》(1975)中,王引扮演刚正不阿、有爱国思想的中学校长杜兴汉,他为了掩护抗日青年学生,拒绝为日寇效劳,在狱中绝食身亡。影片曾获金马奖两项奖。

步入中老年以后的王引,其演技不仅保留了年轻时爽朗、干练的特色,塑造人物亦更加丰富饱满。他适合演正派、刚毅、性格鲜明的角色,这些角色易引起观众感情上的共鸣。他的演技就是这样在千锤百炼中日臻炉火纯青的。

电影《王氏四侠》(1950)宣传册封面,左起:王丹凤、王引、王人美、王元龙

王引是位有风度有修养的老演员,他像一棵耐寒的松柏,长年屹立在电影圈。他主张一个国家的艺术应该向民族艺术方面发展,电影也应该着重“乡土气”,他说:“如果我们拍几十年前的故事,女角也是隆胸丰臀的洋女相,便不是味儿了。”

【知人善用】

王引不仅在编导演方面成绩显著,他在选拔人材,提携培养新星方面也有令人颂之处。王引导演兼主演的影片《烟雨蒙蒙》(1965)是根据琼瑶小说改编的文艺片。

首位金马影帝自掏腰包力捧归亚蕾 晚年和妻子回上海定居

归亚蕾在电影《烟雨蒙蒙》(1965)中的影像

为拍好这部影片,他在台湾公开招考女主角,那时有1000多个人去试镜,许多女孩打扮得很漂亮,有的甚至浓妆艳抹,唯独她“清汤挂面”,不施粉黛。结果王引选中了归亚蕾。该片的投资老板说她长得不漂亮,激烈反对。

但王引坚持说,归亚蕾是他选出来,肯定不会出错的。

两人为此争吵起来……这事被王引夫人袁美云知道了,她也坚决支持丈夫,她说:“这个女孩的眼睛告诉我,她将来是吃电影饭的。”为了归亚蕾,导演王引决定自己独立投资拍这部电影,这才使归亚蕾走上了演艺之路。

电影《吴凤》(1962)剧照,王引

归亚蕾还演了王引执导的《花落谁家》(1966)、《女人·女人·女人》(1970)等片。她至今不忘王引的引路之恩,她曾公开表示,没有王引的识拔,自己可能不会走上当职业演员的道路。归亚蕾后来成为台湾影坛中以演技著称的女星。

首位金马影帝自掏腰包力捧归亚蕾 晚年和妻子回上海定居

1938年,王引和袁美云一起读《电影》杂志

【银坛伴侣】

早在上海艺华公司时,袁美云是当家花旦,王引是台柱小生,1934年两人第一次合作主演《中国海的怒潮》时,两人就互相吸引暗诉情衷。

袁美云母亲和养父袁澍德却横加阻拦,而且袁美云和养父还有一笔经济账。

他们在解决来自袁美云的母亲和养父的阻力,并在经济上满足了他两的要求,他们才不再阻挠这对恋人。

电影《海天情侣》(1937)宣传照,王引和袁美云

1938年袁美云和王引双双加入新华电影公司,王引从演员转行为导演,他所执导的影片,大多由袁美云主演,两人是让人称羡的银坛伴侣。

大家想当然地以为,一导一演的夫妻搭档肯定是配合最默契的,袁美云不以为然。她在《我的银幕生涯 艺海十年苦斗史》中则透露:

我们一回到家里,谁也不爱多讲电影工作上的话。你想,一个人在摄影场上工作了十多小时,回到家里总该是应当休息的时候了吧?我觉得自己人导演只有使自己拘束,不敢大胆演戏,为的是怕他多说话有点不服气,自己人有所指责给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看见也不好意思,所以一约束自己起来,演起戏来便要呆板了,我倒希望是别人来导演,那么我错了,我可以很自然的听导演的指导而立马改过。

王引和李香兰在电影《万世流芳》(1942)中的影像

首位金马影帝自掏腰包力捧归亚蕾 晚年和妻子回上海定居

电影《万世流芳》(1943)的片场内,左起依次为:袁美云、陈云裳、李香兰

结果到最后主要清算的是《万世流芳》(被雪藏的“问题电影”,但又不可回避,影史地位一言难尽)和《春江遗恨》这两部电影里的参与成员。

由于影人备受公众注意,战争一结束,他们在战争时期的活动便成为话题。从1947年10月4日到11月11日和12月9日,总共大约有30及人被一组一组地传唤到法庭听证。陈云裳和袁美云被分到第一组出庭,陈燕燕和李丽华被分到第三组出庭。

首位金马影帝自掏腰包力捧归亚蕾 晚年和妻子回上海定居

电影《春江遗恨》(1944)剧照,李丽华

据报道,陈燕燕承认她曾在好几部影片中担任角色,但不觉得这些电影是“附逆”影片;她还质问为什么单单盯着女演员,为什么她的男搭档刘琼没事,而她却被审问。

23岁的李丽华声称,她加入华影是“违背自己的意愿的”,还说,即使到现在(1947年),她还是对《春江遗恨》的主题不甚了然。用影片标题中的一个词来说,那就是“遗恨”,她说她真的很后悔参加拍摄《春江遗恨》,表示再也不想当电影演员了。

首位金马影帝自掏腰包力捧归亚蕾 晚年和妻子回上海定居

电影《万世流芳》(1943)的片场内,左起依次为:方沛霖、卜万苍、朱石麟、马徐维邦、李香兰、张善琨和王引

而当时袁美云在法庭上早已吓得不知该说什么,毕竟这种经历对于她而言是一次最大的考验。而王引只能站在她身边给予沉默中“安慰”。

在外界的各方压力下,袁美云身体越来越不如之前,觉得累了,渐渐生出退意。1948年,袁美云在上海对外宣布“因病息影”。

后来李丽华在20世纪80年代接受采访时曾透露,当时,上海地方法院没有对她、陈燕燕、袁美云、陈云裳,还有其他人的案子深究下去,其中主要原因是内战到了关键时刻,国共双方都想赢得文艺界的支持,拿几个女演员做替罪羊对谁都没什么大的好处。

1940年,袁美云和王引在杭州拍外景

但据资料显示,在新中国初期,沦陷时期拍摄的电影,包括岳枫1941年拍摄的《家》,甚至马徐维邦1944年为华影拍摄的《秋海棠》都曾经在中国公开放映过。

例如,《秋海棠》仅在1950年的上海就放映了225次,观众总人次达到100万。当然,《春江遗恨》并不在这些被放映的影片之列。

王引和袁美云在电影《逃亡》(1935)中的造型

1948年底,王引和袁美云夫妇俩去香港创办了“良友影片公司”,王引是策划人和导演,有时也兼男主角,袁美云除了在王引导演的《吸血鬼》(1950)和《条条大路》(1951)两部电影中露面后,自此协助王引安心做制片人。

1987年,王引身患重病,子女又不在身边,因此袁美云便和王引一起返回上海定居。翌年,当他俩刚刚度过了结婚50周年纪念日之后,王引溘然逝世。

1999年2月19日,袁美云去世,时年82岁。

首位金马影帝自掏腰包力捧归亚蕾 晚年和妻子回上海定居

王引(右)、袁美云夫妇合影于1945年

恃靓行凶的他,被两位大导演潜规则后,最终变成大明星摩登女郎误打误撞进影坛 对电影皇帝展开追求 一生百部作品最受欢迎的一对喜剧明星,生活中少言寡欢,死后亲人争夺遗产他一手捧红林黛,相差17岁同居4年,分手没2月就和李丽华结婚24岁因战争致瘸,和经纪人对簿公堂变自由身,嗓音独特成就事业好莱坞到上海录她的舞蹈,情感受挫不怨恨,爱国古装影星转行从商首位女间谍的扮演者与“一代妖姬”齐名,和丈夫离婚30年后又复婚

声明:本文由风闻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fw5.com/article/6135.html

标签: 归亚蕾

相关文章

归亚蕾图片年轻时候 皱纹明显却很真实 穿得花花绿绿依然优雅

归亚蕾图片年轻时候 皱纹明显却很真实 穿得花花绿绿依然优雅

#变美百科全书##穿搭红黑榜#分享最经典的时尚穿搭,让你在这个冬天美出高级感,女人从来都不缺少吸引力,只缺少激发魅力的技巧。会穿搭,让你成为有品味的优雅女人!保持真实的魅力是最难做到的,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都难免衰老,随之带来的就是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