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韩明星 > 正文内容

人民日报刘亚东简介 举国体制不适合发展芯片

娱乐嘻哈猴2023-06-06 09:46:30日韩明星1485

(本篇文章共1591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前段,科技日报原总编辑刘亚东先生的一则视频在芯片及半导体产业圈流传,他接受采访时强调,以往的举国体制不适合发展芯片。

刘亚东先生说,举国体制我们国家举国力量办大事的呈现,是我们举国体制的优势。但举国体制是在路径比较清晰的情况下,造原子弹也可以,最重要的原因是,原子弹不是商品,不存在产业化、不存在成本的问题。但是芯片是产品。所以,刘亚东先生指出:以往的举国体制不能用于发展芯片,建立新型举国体制新型举国体制的特点必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作有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刘亚东先生所言,谓是言之切切!

发展高科技企业,特别是于中国来说所谓“卡脖子”的芯片产业,既是一个国家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无论其地位多重要,作用多巨大,定位多么特殊,芯片产业及企业,还是要坚持市场化的道路和原则。

就中国特殊的国情而言,在产业发展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发展上,就市场原则来说,有两维度方面的问题。

其一,政府要树立市场意识。近年来,在芯片领域,诸多政府大包大揽下支持的项目,基本最后都是一地鸡毛。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江苏南京、淮安以及湖北武汉等地在2018后陆续爆出的“烂摊子”半导体项目的新闻。淮安项目还好,在2021年被收购,而南京、如东、武汉等地的项目,全是政府用纳税人的钱买单了。

我们相信政府有提升产业发展经济造福城市的良苦用心。但也不排除,在不正确的“政绩”观驱动下,某些官员,慷财政之慨,一声令下,不经充分调研,拿出财政资金对高科技项目或产业进行非市场化的扶持。

事实也证明,这种急功近利的“政府扶持”模式,并不能取得预期效果。政府要清醒地认知,任何一个企业和产业,其天然性是市场,再顶极的技术、再好的产品,如果没有市场的认可,其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因此,政府的扶持并不能真正成就企业。

政府对于企业,包括对投资大,产出时间长的半导体产业,都理应回归本位,善用政策工具来为企业服务。比如,近日,中关村发展集团及成员单位推出了租金减免、金融降费等一揽子纾困帮扶措施,助力科创企业复工复产,仅为小微企业减免租金总规模预计就超过2亿元。除了为企业降低成本,中关村集团还通过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集成服务,帮助企业持续拓展海内外市场,延伸产业链拓展发展空间。这种纾困解难才是政府的常态所为,包括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其二,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包括半导体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发展都需要树立真正的市场意识,要通过市场来锻造能力,而不能依赖政府的扶持,来谋求发展和壮大。

企业运营要市场化,特别关键的是产品要有面对严峻市场的能力。诚如刘亚东先生所言,芯片是产品,芯片做出来以后,如果别人是10美元,同等性能同样品质,你不要说100美元,就是20美元,市场也不会接受,做出来就是垃圾,就是没有有用。只有适应于市场需求,创造市场价值,或者直白地说企业要有盈利,否则企业就失去了存大的意义和价值。

近期有媒体报道,曾经一众星拱月般的“芯片独角兽”企业,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股价却坐了过山车一般急转直下,如今与其巅峰时间的1194亿元巅峰市值相比,已蒸发近80%。之所以如此,在受人追捧的“独角兽”光环之下,是连年亏损的“吞金兽”实质。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归属于母净利仍然亏损,全年预亏8.47亿元,较去年亏损扩大94.98%。而在2017年至2019年,则是三年累积亏损约16亿元。出现这家企业这样的现象并不奇怪,经年的亏损能说明的是,其市场能力较为薄弱的,其收益始终不能覆盖成本,当然也有可能是其研发投入巨大,但越是投入巨大,越是要强调市场能力,否则就是一个研发无底洞。市场能力薄弱的原因,可能还是产品市场化应用存在问题。

综合而论,市场化对于企业的意义在于,只有凭借自身的能力在市场竞争中拼杀出来才会成为真正强大有生命力的企业。市场如长江之水,浩浩荡荡,只有经得住大风大浪,并能搏击其中,奋勇向前的,才是可永续发展的企业。

声明:本文由风闻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fw5.com/article/55199.html

标签: 刘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