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飞的大女儿现况 妻子意外身亡 他们的女儿如今怎样了
文|疑史今察
捐出300万家当,资助183位贫困儿童,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却在2006年因胃癌猝然长逝。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五年后,妻子邢丹又因意外去世。
夫妇两人相继离世,年仅5岁的女儿一夜之间变为孤儿。
这个失去双亲的孩子,如今怎么样了呢?
丛飞原名“张崇”,1969年出生于辽宁省盘锦市的一个村庄里。
丛飞在小时候就表现出惊人的歌唱天赋,经常跟随着电视中的歌曲哼唱。不管是多么复杂的歌曲,丛飞只要听上几遍,就能将其有模有样地翻唱下来。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丛飞亦是如此,从小就会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还会在家给忙碌的父母做好饭等他们回家。
在读初中的时候,丛飞了解到父母为了让自己读书负债累累。
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懂事的丛飞毅然决然地决定辍学,在沈阳的银行从事出纳工作。
在工作之余,丛飞将音乐作为自己的唯一爱好,系统地学习音乐方面的书籍。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丛飞后来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沈阳音乐学院,实现了他的音乐梦想。
1992年,从音乐学院毕业的丛飞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决定去经济发达的广州干出一番作为。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当时的音乐并不像现在那么受欢迎。
初到广州的丛飞除了音乐什么都不会,没有钱租房、吃饭,只能露宿街头。为了生存下去,丛飞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工作,奔波各地为别人打零工。即便如此,丛飞也不愿向父母要一分钱。
“生活以痛吻我,而我报之以歌。”丛飞用自己的一生来诠释这句话。
虽然在广州历尽艰难险阻,但是他从未放弃对音乐的坚持。在最艰难的时候,丛飞只能在阴暗的桥洞里过夜,捡别人的剩菜剩饭填饱肚子。
一天,丛飞在街边卖唱,一首《乌苏里船歌》吸引了无数围观者。一位女孩被这首歌深深打动,从包里拿出600元钱资助丛飞。
丛飞拿着这些钱报名参加了歌唱比赛,凭借着自己的才华一夜走红,正式进入大众视野中,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歌手。
1994年,丛飞参加成都市举办的一次义演,这次义演的主题是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正是这次义演,开启了丛飞资助他人的慈善事业。
在这次活动中,丛飞看到了许多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儿童。因为自己有过亲身经历,他深知因贫穷不能上学的心酸,就将身上仅有的2000多元钱捐了出去。
慈善机构的领导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激动地握着丛飞的手说道:“谢谢你,这些钱足够让20个孩子完成一年的小学学业。”
听到这句话的丛飞深感震撼,他想起曾经资助过自己的女孩。如果没有她的资助,自己可能就没有机会参加比赛,也就不会有今天资助儿童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算是以另一种方式将女孩的善良传递了下去。
接下来,丛飞不断将自己的演出费用捐给慈善机构,帮助贫困儿童以及残疾人事。不仅如此,丛飞还多次在监狱、戒毒所等特殊场所进行义演,希望用自己的歌声感化他们。
据统计,在12年的时间里,丛飞义演400多场,做义工超过6000小时,救助160多名残疾人,收养几十名贫困儿童,先后资助183名儿童走上求学之路,为慈善事业捐款300多万。
虽然丛飞的收入很高,但是他却将自己的全部收入捐了出去。有时遇到紧急情况,丛飞甚至从亲朋好友那里借钱资助那些困难的人。
要知道,当时丛飞一场演出的出场费都高达上万元,然而到2004年,丛飞不但没有存款,甚至身负17万的高额债款。为了资助别人,丛飞家里过得相当简朴,连电器坏了都舍不得维修。
由于不认可丛飞的这种行为,第一任妻子直接离他而去,并留下年仅两岁的女儿。
有人觉得丛飞用钱帮助那些素不相识的人,简直是太傻了。对此,丛飞表示“只要自己能给他们带去帮助就可以。”
正是丛飞身上这种洒脱率真的善良性格,深深吸引了一位美丽的空姐。
作为丛飞老乡的邢丹,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虽然家境比较优越,但是邢丹身上并没有大小姐脾气,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沈阳航空工业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空姐。
在得知丛飞的事情之后,邢丹被丛飞的善良所打动。不顾家人的反对,邢丹主动来到丛飞身边,最终如愿嫁给丛飞。婚后邢丹辞去工作,在家做起全职太太,照顾丛飞和他的小女儿。
对于丛飞的公益事业,邢丹表示“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反正开心就好。只要有地方住,不饿着家里人,能资助就资助。”
有了邢丹的理解,丛飞将全身心投入到慈善事业当中。
然而,就是这样一对乐观豁达的善良夫妻,却没有得到老天的一丝怜悯。
在邢丹怀孕4个月的时候,丛飞被查出患有胃癌,并且已经是晚期。在疾病的折磨下,此时的他不用说演出,连正常吃饭都是一种奢望。人们怎么也想不到,一直资助别人的丛飞,身上连一万块的医疗费都拿不出,只能靠亲友的借款和社会的捐赠来治病。
住院期间,丛飞始终牵挂着对孩子们的资助。他只留下三个月的治疗费用,将剩下的钱悉数捐出。
然而就在这时,铺天盖地的恶意席卷而来。
有的家长甚至直接给丛飞打电话索要资助费用,直言:“你当初说要资助孩子上大学,现在她才初中,你怎么就不肯出钱了呢?”
面对质疑,丛飞只能将自己生病的消息告诉对方。换来的竟是对方冷冰的一句“什么时候可以把病治好出来继续赚钱?”
一个曾经被丛飞资助过的女孩说道:“他帮助我是他自愿的,我并没有强迫他。他做善事一定是有自己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不说你也知道。”
人性的冷漠在此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此,丛飞直言:“心底是有些难过的,但未曾后悔!”
即便受到凉薄之人的攻击,丛飞也没有失去内心深处的那份善意,时常感慨“要不是自己生病了,还想去资助更多的家庭。”
当然,并不是所有受过资助的人都是白眼狼一样的存在。
在邢飞住院期间,有不少孩子给丛飞写一封又一封的书信,表示对邢飞的感谢,并且祝愿丛飞病情能够早日好转。有些孩子甚至不远千里来到丛飞的病床前,给他大大的拥抱,试图以此缓解丛飞的病痛。
2005年10月16日,丛飞的小女儿出生,取名“邢小丛飞”。女儿的到来让丛飞感受到再为人父的喜悦。
2006年2月9日,丛飞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为了参加颁奖仪式,丛飞强撑着病体来到北京。
就在去世前一周,丛飞还提出要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去,送给有需要的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丛飞仍然挂念着自己曾经资助的那些孩子们,担心他们没有书读。
2006年4月20日,丛飞在病魔的侵袭下永远离开人世,享年37岁。
在丛飞离开后,丛飞的大女儿被爷爷奶奶接了回家,小女儿则交由外公外婆抚养。邢丹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住在深圳五六十平的小房子里,继承丈夫的义工编号,延续着丈夫的慈善事业。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善良的人,再次受到命运的捉弄。
2011年4月13日,邢丹在做公益的高速路上,被三名辍学青年用石块砸得不省人事,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邢丹离世后,不少群众自发地前去祭奠。
虽然肇事者最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邢丹年仅5岁的女儿从此成了孤儿。
因为丛飞夫妇的相继离世,“好人没好报”的声音在社会上此起彼伏。他们一直行善事,但是却落到最后这个下场,未免不让人唏嘘。
仅仅5年的时间,一个幸福的家庭因为疾病和意外变得支离破碎。
在邢丹去世后,丛飞的两个女儿的生活以及教育问题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许多好心人捐出善款帮助两个孩子。善良的人们甚至成立“丛飞孩子关爱计划”,用来帮助丛飞的两个女儿完成学业。
如今,他们的孩子在社会的关爱中茁壮成长。
丛飞的小女儿被邢丹的好友封昌红收养,去年“小丛飞”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方科技大学附中。为此,封昌红还在微博上发文庆祝。
丛飞夫妇就像一座灯塔,在道德的航线上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为世人指引前进的方向。他们用一生为我们演绎不平凡的故事,就像是降临在人间的天使,在有限的时间里为我们带来无穷的善意,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铭记。或许,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完美,甚至很残酷,但是只要我们心存善意,人间的温暖就一定不会缺席。
声明:本文由风闻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