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韩明星 > 正文内容

赵荣琛和王吟秋比较 程砚秋的焦虑和惆怅

本木娱乐2022-11-06 01:30:19日韩明星2038

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创立的程派旦角表演艺术有“三绝”,即一唱二做三水袖,以至于后来程砚秋的声誉直追梅兰芳,大有并驾齐驱之势。也因此,程派艺术鲜有人能够全面完整地继承下来。

虽然程派弟子和私淑者中不乏成就卓著并受到观众的欢迎和肯定者,如赵荣琛、王吟秋,刘迎秋、李世济,新艳秋、高华等,但是他们均不是程砚秋心目中理想的程派传人。

程砚秋的焦虑和惆怅:赵荣琛王吟秋等弟子都不是他的理想继承人

根据程砚秋的夫人果素瑛回忆,在五十年代,程砚秋常常谈到“曲高和寡”这个话题,有时还无限感慨地自言自语道:

学我这一派是很难的,我的徒弟们具备了这个条件,缺少那个条件,都不够理想。”

想到自己创立的程派艺术不能被全面的继承,有失传之虞,自己的艺术经验没有得到重视,程砚秋非常焦虑:

说到整理总结表演艺术的经验,我是小辈儿,我上面的许多老一辈儿演员都还没有做,年轻有为的急着要做,排到我这里还早哩,别人都不着急,我自己着急又有何用!唉!其实我会的这些玩意儿也没有什么……

为此,程砚秋有时会郁郁不乐地闷坐,不停地狂吸着雪茄,透露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程砚秋的第一段话再次印证了一个人的表演艺术是无法被复制的,即便后学者的条件是怎样的优秀。即便真的做到了一模一样,那也是个“赝品”,只能排在第二的位置上(王瑶卿语,大意),这也无助于京剧艺术的发展。因此,对于流派艺术的继承方法是掌握其精髓,学习其应用戏曲程式塑造人物的方法,与时俱进创造出契合时代精神,符合当代观众审美特点的新剧目,新人物,新的表演程式,如此才能促进和实现京剧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程砚秋的焦虑和惆怅:赵荣琛王吟秋等弟子都不是他的理想继承人

以下让我们聆听程砚秋大师对水袖和做派的艺术见解吧。

程砚秋谈水袖功

要练好手腕功,灵活自如,膀子有功夫,左右上下运用得松弛,不僵硬。反复练习,要练到随心所欲呀!但运用水袖要照应人物的内心活动,不是为了甩水袖而甩,也不能只有技巧,没有人物。

程砚秋谈做功

做功即所谓做派,凡是掌握做派的演员,不论是生旦净丑,在他们的演出中,就能把剧中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心情表现得很好、很真实,不但表达了剧本的规定情景,帮助了剧情的发展,同时还能感动观众。

戏曲表演要“贵乎真实,而又不必果真”。这是一句老话,很有道理。戏曲本来是假的,但于假之中却能见其技艺之精,超乎像真,倘若处处求真,势必减少演员的技术,反而失掉表演的精神,何况观众看戏原在通过技艺看到内容,从而感受到知识与学问。

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演员表演时“形容见长”,做派微妙。

注:根据《御霜实录——回忆程砚秋》一书的有关章节及其它史料整理。照片素材转自网络。

声明:本文由风闻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fw5.com/article/5280.html

标签: 王吟秋